小麦除草剂药害怎么办?小麦除草剂药害的应对方法

2018-5-4 1988.TV农化头条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大田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极为广泛。在小麦生长过程中难免会使用一些除草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一些药害现象的发生,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小麦除草剂药害的应对方法。

1药害产生的原因分析

1.1除草剂的种类、剂型选择不当,造成作物受害。

1.2除草剂飘移造成非靶标作物受害。这个问题在小麦田土壤封闭型除草剂中为突出,小麦拔节初期,因农田集中使用除草剂,造成空气中除草剂有效成分悬浮浓度过大,或施药药液随风飘移而造成其它非靶标敏感作物受害。

1.3除草剂残留造成的下茬作物受害。如麦田、稻田使用残效除草剂而造成对后茬作物如玉米、花生等的危害,农民对此往往认识不够,难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补救。

1.4除草剂因使用方法不当而引起靶标作物受害。如施药剂量过大,在作物敏感期施药,除草剂混用不当等均能对作物产生药害。

1.5喷雾器械混用造成的药害等。

2对策

2.1根据作物及杂草的种类,正确选择除草剂品种和剂型。不同的除草剂品种具有不同的作用特性,其所能防治的杂草种类,以及对不同作物性也不相同。另外不同作物田的杂草发生,分布与群落组成也不同,所以选择除草剂种类及剂型时,必须根据作物及杂草的种类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2.2严格按照产品规定的使用剂量、用药时期、使用方法用药。

2.2.1合理的使用剂量是用药的关健。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农民用药时多半会使用较大的剂量,觉得只有使用剂量比标签要求的大,药效才有。这对于性较高的除草剂,可能后果并不严重。而对于性较差的产品,便容易产生药害。因此,为了确保性,建议农民严格按产品标注剂量使用,对任何产品都不要随便加大剂量。

2.2.2适当的用药时期是用药的前提。不适时施药,除草剂与作物敏感期吻合,就易造成药害,如24-D在小麦2叶前及拔节后至开花期喷施就易发生药害,使麦穗、叶片卷曲,影响抽穗。

因此,对容易产生药害的产品农民必须按照标注的使用时期施用。

2.2.3正确的施法是用药的。使用方法不当,有时也容易出现药害。如除草剂与其他药剂混用不当易发生要害(脲类除草剂与磷酸酯类杀虫剂混用,严重伤害棉花幼苗,即属于此种情况)。

2.3根据施药时的环境条件,选择用药的时机。

2.3.1温度。大多数除草剂具有发挥药效的温度范围,高于或低于温度则效果不佳,但有的除草剂在一定的温度下会产生药害,如使用24-D类产品,应避免高温,以免挥发对周围敏感作物产生药害。

2.3.2光照。光照强度大有利于杂草对除草剂的吸收和传导,能够增强除草效果,但是对于易挥发和光解的除草剂品种,则易出现药害。如氟乐灵在光照下易挥发,甚至光解失效,若在大棚中使用,挥发到棚顶的药液滴到作物上,也会导致要害发生。

2.3.3土壤条件。有积水的田块应避免使用土壤处理的除草剂,如“乙草胺”、“磺草灵”等,在土壤墒情较好的情况下,药效稳定,但土壤积水则产生药害。有些高低不平的田块使用土壤处理剂后容易产生点片药害。

2.3.4另外刮风会影响除草剂的喷施质量,如果药液漂移到敏感作物上,会引起药害。所以使用除草剂一般应选择无风、光照充足、温度在20℃-35℃、土壤墒情良好的情况下较为适宜。

2.4科学施用药剂

2.4.1挥发性强的药剂的使用。有的除草剂挥发性强,易使临近的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小麦田附近有十字花科蔬菜、棉花等作物的,应避免使用24-D类除草剂等。使用这类产品时应调查周围田地作物类型,避免药害的产生。

2.4.2不适宜混用的药剂。大多数除草剂可以混用,以扩大杀草谱,增强药效,但有的除草剂混用会加重药害,如大豆出苗后应避免“烯禾啶(拿扑净)”和“三氟羧草醚(杂草焚)”混用等。

2.4.3长残留药剂。不同的除草剂品种的持效期不同,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如后茬需种植甜菜、马铃薯、瓜类、高粱等作物的大豆田应避免使用“氟嘧磺隆”;后茬需种植小麦、黄瓜等的玉米田,应避免使用“阿特拉津”等。

另外,除草剂本身的质量也是影响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农药市场还不够规范,除草剂品种较多,存在假冒伪劣的产品,农民在选择除草剂时,一定注意选择信誉好的企业和商家的产品。喷雾器械要专用。

免费加群

上一篇:小雏菊如何种?小雏菊的种植技术

下一篇:二铵价格走势分析2018.5.4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同意并阅读《火爆农化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nh1988TV关注

点击客服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