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白绢病进入高发期,这些科学防控的办法你学过了吗?!

2018-6-1 1988.TV农化头条

花生白绢病,又称菌核性茎基腐病,俗称白脚病。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全国各地区都有发生,是花生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病株率一般为5%左右,严重的达30%,个别地块高达60%以上。由于花生连年重茬种植,更加加重了病害的发生,普通药剂起不到很好防治的效果,白绢病的分布也逐年蔓延扩大,成为危害花生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发生特点

花生根、荚果及茎基部受害后,初呈褐色软腐状,地上部根茎处有白色绢状菌丝(故称白绢病),常常在近地面的茎基部和其附近的土壤表面先形成白色绢丝,病部渐变为暗褐色而有光泽。

在极潮湿的环境下,菌丝簇不明显,而受害的茎基部被具淡褐色乃至红色软木壮隆起的长梭形病斑所覆盖。在干旱条件下,茎上病痕发生于地表面下,呈褐色梭形,长约0.5厘米。并有油菜子状菌核,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花生荚果腐烂。该病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开始萌动,浸染花生,沙质土壤、连续重茬、种植密度过大、阴雨天发病较重。

花生白绢病易在田间6月下旬始见病株,至7月上旬病害扩展较为缓慢,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茎基部,7月下旬后,随花生植株封垄、高温高湿的雨季到来,病害迅速发展,发病部位扩展到茎秆中下部。白色菌丝覆盖其上延至地表,8月中下旬发病高峰茎秆纤维状拔起易断,落叶枯萎或死亡。

危害及发病条件

随着受害病组织的腐烂,水分和养分不能运输,因而病株地上部先是叶子发黄,之后逐渐枯死。从而导致花生减产损失,病害发生严重地块能使花生减产20%以上。

病菌以菌核或菌丝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上越冬,可以存活5~6年,大部分分布在1~2cm的表土层中。以菌核在2.5cm以下发芽率明显减少,在土中7cm处几乎不发芽。翌年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从植株根茎基部的表皮或伤口侵入,也可侵入子房柄或荚果。种子也可带菌。病菌在田问靠流水或昆虫传播蔓延。高温、高湿、土壤粘重板结、排水不良、低洼地及多雨年份易发病。雨后马上转晴,病株迅速枯萎死亡。连作地、播种早的发病重。

防治措施

1、轮作倒茬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与非豆科作物轮换种植,间隔2~3年,再种植花生。因为,多年在同一地块种花生的话,会使同一类型的病原菌在土壤中积累,并且花生根系本身也会分泌一些有毒的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对它们自身产生危害。

2、田间管理

花生适合在砂质土中生长,种植花生时,要尽量选透水透气性较好的沙土地进行种植。另外,在多雨的季节,需要注意加强田间排水。

3、种子处理

先进行晒种、选种,严把种子关,把质量不好的和带菌的种子淘汰掉。然后进行拌种,拌种剂选择杀菌、杀虫二合一的拌种剂,降低病虫发生的机率。

4、化学药剂防治

对于已经发病的植株,可以使用郑州源丰植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50%苯甲·丙环唑-佰克产品,由两种杀菌剂混配加工而成,通过破坏病菌细胞的生理作用,导致病菌死亡:

50%苯甲·丙环唑-佰克-源丰植保

总有效成分含量:50%

苯醚甲环唑含量:25%

丙环唑含量:25%

剂型:悬浮剂

净含量:100ml

产品特点:

本品由两种杀菌剂混配加工而成,药剂可被植物根、茎、叶片吸收,并可在植株体内传导,通过破坏病菌细胞的生理作用,导致病菌死亡。

使用技术和方法:

防治水稻纹枯病时,用药15-20毫升/亩进行喷雾。

防治花生白绢病、斑点落叶病时,用药15-20毫升/亩进行喷雾。

5、从土壤根源上抑制病原菌

(1)土壤修复改良

改良土壤,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降低土壤板结程度,减轻土壤盐渍化,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通透性,为作物根系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变病原菌生长的土壤环境,不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减低病原菌的繁殖扩散。

(2)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生长

在种植花生施用底肥时,使用微生物菌肥或者含菌复合肥。一方面改良土壤,活化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另一方面,通过有益菌在土壤中的大量繁殖,在土壤中形成优势菌群去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减低病原菌数量,并在作物根系周围形成一层生物膜屏障,阻止病原菌入侵作物根系,从而降低作物病害的发生。

免费加群

上一篇:我国甜瓜主产区有哪些,甜瓜主产区分布

下一篇:番茄杀虫剂价格行情报价2018.06

您留言,我回电,快速找产品!

*验证码:

我已同意并阅读《火爆农化招商网代理商服务条款》

温馨提醒:找产品,多留言,多咨询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障您的利益,建议先考察,再合作!

客服中心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二维码
  或搜索公众号nh1988TV关注

点击客服咨询